【要闻】盐城中学教育集团2023年度具有重要影响的十件大事
盐城中学教育集团2023年度
具有重要影响的
十件大事
【编者按】
寒来暑往,春秋更序。转眼间,我们共同走过了难忘的2023。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盐中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聚焦高品质、追求高质量、推进新改革、建设新盐中”的办学思路,用热爱与奉献、辛勤与执着,书写了属于盐中人的2023。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学校开展了“2023年度具有重要影响的十件大事”评选活动,经民主推荐,校党委研究,推选出以下大事。
1.主题教育贯始终,
学思践悟建新功
校党委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高度重视,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抓实抓好。一是抓好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学校迅速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各年级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保证主题教育顺利开展。二是抓好理论学习,学深悟透。2023年9月以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了9次集中学习,各支部组织党员利用“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三会一课”等载体,通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掌握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基本要求。三是抓好调研查摆,解决问题。领导班子坚持问题导向,确定了“高品质示范高中的探索与实践”等7项课题进行调研,着力解决在调研和查摆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四是抓好推进发展,提升质量。学校坚持教学与管理“从最后一名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指导思想,“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策略,“筑高原、建高峰”的实施路径和“高质量、大面积”的终端追求。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全力冲刺高品质,
评价考察获好评
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关心支持下,我校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行稳致远,2023年进入冲刺阶段。校党委、校长室率领各职能处室只争朝夕、快马加鞭、挂图作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深入推动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场馆设施功能,培养学生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取得明显成效。10月30日至11月1日,省教育厅组织考察组对我校创建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现场考察,考察组对我校的创建成果和成效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我们将新时代党的育人要求与盐城中学近百年的优良办学传统相结合,探索培养时代领跑者的盐中模式,呈现出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鲜活样态。
3.凝心聚力共奋斗,
表彰纷至动人心
这一年,全校师生团结奋斗,排难求进,学校获得了诸多荣誉:盐城中学被评为第二批省级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荣获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终期考核“优秀”等次,获得2022-2023学年度市直学校“综合先进奖”,这是我校连续两年获此殊荣;在去年9月8日召开的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我校荣获“盐城市教育工作优秀集体”,2023届高三年级主任李海洋被表彰为盐城市模范教师。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被表彰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盐城市优秀家长学校。
4.奋勇向上勇攀登,
少年才气胜群英
2023高考再创辉煌,盐中创造了三个“有”:在全省有领先位置——高三(18)班胡清源同学以701分的极高分,荣获全省理科第二名;高三(1)班曹佳韬同学以669分的极高分,荣获全省文科第四名。在全市有绝对优势——包揽文、理全市第一名;理科前10名盐中7人,其中前6名有5人;文科前10名盐中7人,其中前5名全在盐中。与自身比有闪耀亮点——高分段人数大幅增加,考取985和211名校的人数创造历史新高,本一达线率96%。实高600分以上31人,其中文科3人,最高分621分;理科28人,最高分637分。620分以上5人,创历史新高。在2023年五大学科全国决赛中,我校取得了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分别是高二(1)班姚烨坤获生物金牌,高三(1)班郑翰永获化学金牌;高二(1)班戴明睿获数学银牌;高三(2)班李岱轩、李宇轩获化学铜牌,另外获全国一等奖8人、二等奖68人、三等奖102人。实高高三(32)班武俊霖获全国生物学联赛二等奖,(31)班姚友鑫、33班李诗妍、张滨尧、刘翰钊四位同学获化学奥赛省二等奖。
5.春潮拍岸千帆进,
名师辈出竞风流
2023年,我校队伍建设再结硕果,焕发蓬勃生机。李生副校长领衔的“润心·融创”好教师团队入选盐城市第三批市级“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丁振华老师入选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培养对象,顾向阳老师被评为省教学名师,周文峰老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王茜老师获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陈艳老师获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曹茜老师在“依标教学”展评活动中荣获省一等奖;马岚、张娟、李倩、张丽、周金成、高远等六位老师在2023年获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一等奖。徐文、刘彬、王珺妍、李倩等35名老师顺利通过“三名”评选。至此,我校在岗在职教师中,现有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正高级教师10人、省特级教师12人、省教学名师5人、市名教师9人、市学科带头人56人、市教学能手136人。持续开展“名校优生”工作,30位来自知名高校的新老师加入盐中大家庭,为我校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成为学校发展强大的后备力量。组织第九届“最美盐中人”评比,王军等91位老师和盐城中学物理教研组、2023届高三(18)班教师团队、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3个团队受到表彰。“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最美盐中人”评选活动,已成为我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锻造卓越教师团队的“金字招牌”。在全校范围持续开展“三学”活动,一年来,有11位校内优秀教师代表登台作专题报告,在全校教职工中引起热烈反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6.课堂改革向深远,
教学教研促创新
全面落实推门听课、师徒相互听课、教研组“同课异构”等制度,坚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开展“五四杯”“而立杯”等教学杯赛课,组织2023年新入职教师开设汇报课,努力探索高效课堂的新路径。基于“以学为主,互动生成”的教学理念,在各学科大力推行以“引学、探学、展学、延学、测学”为主要环节的“五学”课堂范式,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释放了课堂活力,提高了学习效益,促进了教师成长。2023年《江苏教育》第3期专门刊登我校探索、实践“五学”课堂的系列文章,产生了良好反响。在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精准定位各类课程目标,进一步完善具有盐中特色的“博约”课程体系,把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进一步优化。严格落实《集体教研12345制度》《教师一日教学常规及巡查的管理要求》、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参与学科“半日教研”以及教学过程管理的负面清单通报等各项制度,切实提高集体教研效能;坚持“以教促研、以研兴教”的原则,创设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朱俊副校长领衔的《高中英语悦读乐进教学体系实践探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铁军文化教育基地”被确定为省级内涵建设项目;2个课题获2023年省教育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目前在研省级课题8个、市级课题16个;近百人次在省级以上本学科专业刊物发表论文或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7.五育并举培新人,
启智润心向未来
坚持五育并举,变革育人方式,致力于培养“生命旺盛、志向远大、情趣高雅、能力卓越”的时代领跑者。利用铁军广场和铁军馆,持续开展“铁军魂•青年风•盐中情”系列活动,弘扬铁军文化、传承铁军精神、锻造铁军品格;充分发挥47个学科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开设缝纫课、烹饪课,会做“两荤两素四菜一汤”已成为每个盐中学子的必备本领;组织学生赴盐城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开展社会实践;全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工作,做到一生一档,扎实开展“润心”行动,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健康成长。实高开展“‘心’光闪闪,你我同行”心理委员主题培训,组织心理团辅和沙盘体验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借助丰富社会资源,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外出游学等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十佳歌手大赛、校园文化节文艺汇演、秋季运动会等各种精彩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高二(4)班詹子尧同学在2023年全国中学生网球联赛中,获得男子U16组单打第三名;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我校“鹿鸣战队”首次组队参加该项赛事,6名选手沉着冷静、发挥出色,在两个比赛大项中共获得8个全国二等奖。在江苏省第二十二届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决赛中,盐中高二(3)班戴汶烨等11名同学获江苏省一等奖,高二(1)班王紫瑞等13名同学获省二等奖;实高高二(21)班范濯妍获得一等奖,高二(25)班袁心怡、26班范惠安奇获二等奖。在第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2023届高三(1)班周颖、8班王彦勋获总决赛一等奖,高三(17)班马喆、12班马思雨、2班陈吉旸获二等奖。
8.校友组织再壮大,
情系母校献爱心
2023年,盐中校友贡献突出:85届校友曾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96届校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著名专家胡明根摘取“树兰医学青年奖”桂冠,88届校友徐辉向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区捐献救援物资。2023年,盐中校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南京校友会教育分会、盐城中学北京发展研究会相继成立,盐城中学教育基金会在96届校友李甲遐的推动下稳步推进;上海校友会年会、苏州校友会年会顺利举办,盐中长三角校友会联盟2023年度第一次联席会议顺利召开。2023年,不少校友重返母校:03届高三(7)班校友再聚鹿鸣湖,83届校友高中毕业40周年联谊会欢笑不断,九旬校友朱训赠送“珍惜光荣历史,再创辉煌未来”的亲笔题词,74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芮筱亭,海外校友会会长徐敏博士等知名校友来访。广大校友身在四面八方,秉持盐中精神,锤炼盐中品格,传播盐中声音,讲好盐中故事,极大地提升了母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9.语文教改大动作,
博物馆成精粹多
2023年10月,中国语文·教改博物馆在我校落成,为全国首家。博物馆馆藏语文教改理论著作、不同版本教材、知名教师一手教学资料等,旨在梳理、总结、传承语文人的实践智慧和理论成果,寻找未来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思路,是我校积极推进教改实践、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博物馆开馆当天,国内诸多语文“大咖”汇聚我校图文中心,共同见证这一美好时刻。
10.用心服务办实事,
情深意切暖人心
组织各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困难事、烦心事。美化校园环境,对校园教学设施和办公设施进行维修和改造;举办教职工冬季运动会和“盐中力量”教职工拔河比赛,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组织退休职工秋游,欢度重阳节;对家庭困难和患病的教职工尽可能给予关心、照顾;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安排好中秋和春节的职工福利;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教育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实施精准扶贫助学,为216名贫困生申请助学金31.51万元。
更祝明朝风日好,梅花满眼踏新年。新的一年,让我们团结一心,携手奋进,保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激扬“事事争当第一流”的斗志,振奋“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奋力谱写盐中高品质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祝愿我们的盐中龙腾虎跃,蒸蒸日上!
撰 稿:王利华
部 门:办公室
审 校:王利华
往期回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